你是否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情況,突然感到噁心,甚至嘔吐和腹瀉不止,整個人虛弱得連站起來都覺得吃力?很多時候,我們會先懷疑自己是否吃壞了肚子,但你有沒有想過罪魁禍首並非食物變質,而是諾如病毒(Norovirus)作怪?
諾如病毒(又稱諾沃克病毒)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病毒,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資料顯示,每年10月到次年的3月都是諾如病毒的流行季節。它能透過食物和水源傳播,甚至只是接觸到被污染的門把、電梯按鈕,都足以讓你「中招」。更麻煩的是,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驚人,往往在學校、辦公室、餐廳等人多的地方引發群聚感染。因此,了解諾如病毒的傳播途徑、症狀、治療方式和預防措施,不僅能幫助自己,也能保護他人。這篇文章將由我Dr Chiu帶你全面認識諾如病毒,讓你無論身在何地也能安心度過每一天!
諾如病毒的感染原因及主要傳播途徑
諾如病毒的感染通常源自接觸到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。病毒亦可以通過人類的排泄物(如嘔吐物或糞便)傳播,並能在極短時間內迅速繁殖。由於諾如病毒具有極強的環境抵抗力,即使在極端溫度下仍能存活,並且只需極少量病毒顆粒(約10至100個病毒顆粒)就能感染,傳播力極強,令防控難度大增。
主要傳播途徑
1. 食物與水源污染:諾如病毒可通過食物或水源進入人體。污染的食物,如未經處理的海鮮(例如生蠔),或是受污染的水源,均是常見的傳播途徑。
2. 直接接觸:接觸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,如門把、電梯按鈕或廁所設施,然後再觸摸嘴巴或眼睛,也會增加感染風險。
3. 人群傳播:與感染者近距離接觸,尤其是共用食物或飲用水,亦可造成病毒傳播。
4. 空氣飛沫:雖然諾如病毒主要是通過消化道傳播,但在某些情況下,例如嘔吐物中含有大量病毒顆,其產生的細小飛沫也有可能被吸入,因此如果感染者在餐廳或其他公共場所嘔吐,也可能會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。
感染諾如病毒的高風險族群
以下族群感染諾如病毒後可能面臨較高的健康風險:
諾如病毒的感染症狀
諾如病毒感染的症狀通常出現得非常迅速,而且其主要症狀與其他胃腸炎類似,但亦有包括以下特徵。
主要症狀:
其他可能症狀:
諾如病毒發病時間及痊癒時間
諾如病毒的潛伏期通常為12至48小時,即感染後約1到2天會出現症狀。大多數人的症狀會在24至72小時內自然減退及逐漸痊癒,並不會出現長期健康問題。但在發病期間,患者需要適當休息和補充水分,以防脫水。
諾如病毒的治療方法
目前,對於諾如病毒並無特效藥物可以直接治療,治療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症狀並預防脫水為主。
1.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(避免脫水)
由於諾如病毒感染會導致腹瀉和嘔吐,患者容易出現脫水現象。因此,補充水分和電解質(如鹽和鉀)是治療的重中之重,例如選擇口服補液鹽(ORS)或電解質飲料,同時避免使用含糖量高的飲料,以防止腹瀉加劇。
2. 飲食調整
在病情好轉前及好轉後,應選擇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白粥、煮熟的蔬菜等,避免食用過於油膩、難以消化、辛辣、油炸或高脂肪的食物,這些食物會刺激胃腸,減慢恢復時間。
3. 症狀緩解
4. 嚴重案例
對於出現重度脫水的患者,尤其是老年人、嬰兒或免疫力較弱的患者,可能需要通過靜脈輸液來補充水分和電解質,這能快速有效地改善脫水情況,防止併發症的發生。
如何預防諾如病毒感染?
預防諾如病毒並不複雜,只需保持基本的衛生和健康習慣,便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,為自己和他人營造一個更安全的生活環境。
1. 良好個人衛生習慣
勤洗手是預防諾如病毒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每次進食前、如廁後、以及接觸公共場所的物品後,都應該以利用鹼液洗手至少20秒鐘,特別是在處理食物或接觸他人後,更應保持雙手清潔。若無水源,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2. 食品與飲水安全
避免食用未經妥善處理的食物,尤其是生食或未煮熟的海鮮(例如生蠔),這些食物容易被諾如病毒污染。確保食物處理過程以及飲用水的衛生,並選擇經過處理或確保清潔的水源,避免可能的食源性傳播。
3. 環境清潔與消毒
保持居住和工作環境的清潔,空氣要流通,尤其是廚房、浴室等易受污染的區域。對於可能受到諾如病毒污染的區域,應使用稀釋過的漂白水或消毒清潔劑進行徹底清潔,患者如有共用浴廁則每次使用後也要消毒。這有助於消除病毒,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。
4. 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
如果家人或同事感染了諾如病毒,應避免與其密切接觸。此外,病毒在患者嘔吐物和糞便中含量極高,應小心處理可能受污染的物品。
5. 提高免疫力
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於增強免疫力,從而降低感染風險。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和適量運動能幫助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,增強免疫系統的抵抗力,應對各種病毒的侵襲。
1.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(2025). Norovirus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chp.gov.hk/tc/healthtopics/content/24/33.html
2. Platts-Mills, J.A., Taniuchi, M., Uddin, M.J., Sobuz, S.U., Mahfuz, M., Gaffar, S.A., Mondal, D., Hossain, M.I., Islam, M.M., Ahmed, A.S. and Petri, W.A., 2017. 'Association between enteropathogens and malnutrition in children aged 6–23 mo in Bangladesh: a case-control study'.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, 105(5), pp.1132-1138.
3. Liu, P., et al., 2021. '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norovirus infection and its prevention'.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, 12, p.648.
4. Zheng, D., et al., 2020. 'Norovirus infection: Epidemiology,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'. Frontiers in Pediatrics, 8, pp.1-9. 5. Khamrin, P., et al., 2020. 'Noro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Japan: A 10-year retrospective study'.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, 129, p.104539.
6. Santos, N., et al., 2021. 'Norovirus: Epidemiology, clinical manifestations, and diagnosis'.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, 59(3), pp.e02218-20.
7. Cao, S., et al., 2020. 'Norovirus infection in adults: Epidemiology, clinical manifestations, and diagnosis'.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, 58(9), p.e01472-20.
無論面臨人生任何變數,也要守護家人的健康和幸福!